編者按

百年的青春,是投筆從戎、以身許國;現如今的青春,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時代的責任賦予青年,時代的光榮屬于青年,正如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大學援鄂醫(yī)療隊全體“90后”黨員的回信中說:“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五四”,是奮斗的號角;榜樣,是青春的華章。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以青春之名擔當奉獻,用奮斗之路書寫無悔人生。安徽省青聯按照全國青聯部署,動員各級青聯組織,聯合多家媒體單位重磅推出《青聯榜樣說》欄目。讓我們一起走近身邊各行各業(yè)的青年榜樣,細數他們負重蝶變的耀眼青春。

青聯榜樣說第8期

查健:守護歷史名城是我的初心

查健,出生于1978,安徽省安慶市人,現為安慶市青年聯合會第九、十屆委員會委員、常委、界別主任委員,歷史文化研究學者,歷史建筑保護研究專家,住建、自規(guī)、民政等部門專家?guī)斐蓡T,城市創(chuàng)意設計師,安慶市歷史名城保護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從事全國200多座城市規(guī)劃與創(chuàng)意設計,300多座城市商業(yè)空間規(guī)劃與創(chuàng)意設計,平遙、鳳凰等數十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guī)劃與發(fā)展策劃。2018年曾被安徽衛(wèi)視收視率最高的《第一時間》首次專輯報道。

疫情的爆發(fā),威脅著眾人的生命安全,牽動著所有人的心。在這樣嚴峻的時刻,出現了一群積極投入防疫工作的人,安慶青年志愿者協會會長查健就是其中的一員。2020年大年初一,查健把妻女安置好,本是闔家團圓的日子,他卻離開家參與這場沒有硝煙的抗疫戰(zhàn)爭當中?挂咂陂g查健每天6點鐘起床,堅守工作崗位上的同時安排志愿人員的調度、記錄、統(tǒng)計以及物資的分配,大量的工作內容使他每天只能休息3-4個小時。
 


 
疫情爆發(fā)后,查健密切關注疫情防控進展,利用安慶青年志愿者協會微信群和公眾號在全市疫情防控工作的關鍵階段,發(fā)布緊急志愿者招募令。

廣大有志群眾,積極響應,不講報酬、不講代價,紛紛報名參加防控工作。查健說每次發(fā)布緊急信息需要支援人員,一呼百應,大家迅速行動起來,半小時左右小分隊就能組成,志愿者們配合協會統(tǒng)一安排部署,沖鋒在前。期間參與的志愿人次在4000至5000左右。志愿者中有剛進入大學的大一新生,有三代人齊報名上陣的,有白天戰(zhàn)斗在防疫一線依舊報名夜間志愿者的市立醫(yī)院醫(yī)生,有退役的軍人……各行各業(yè)不畏艱辛、不求回報的他們在城市中保駕護航,做最溫暖的一道防衛(wèi)線。
 

 
為了更高效的開展志愿活動,查健緊密聯系團市委和各街道社區(qū),安排專門工作人員負責多個定點單位的志愿者調度,協會所有工作人員24小時手機保持暢通。只要社區(qū)需要志愿者,協會就第一時間召集隊伍前往開展工作。“您好,請測量一下體溫。”“您好,請出示您的出行卡。”“您好,請您戴好口罩”,不厭其煩地做好每一次的值守詢問登記,貼心的送口罩上門,幫助代購生活物資。對居民走親訪友的行為友好勸返,配合街道宣傳防疫知識,協會多位農村志愿者就近服務村莊,將志愿服務帶到村鎮(zhèn)鄉(xiāng)間,這是志愿者的工作也是查健的工作。他們充分發(fā)揮群眾力量,扛起抗疫大旗,用自己的一舉一動詮釋身邊的無私的精神。
 

 
物資的匱乏是所有人焦慮的問題,盡管查健提前通知安慶青年志愿者協會要早早做準備,但儲存的物資對于整個城市來說打持久戰(zhàn)遠遠不夠。查健組織募捐活動,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紛紛行動,為戰(zhàn)斗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工作人員送去防護用品、食品等,齊心協力共同抗擊疫情,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在最危險的時期安慶青年志愿者協會的成員們依然愿意挺身而出前往武漢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查健也是其中的一份子。為了保障安全查健主動申請在家隔離14天,家人每天只能把飯菜放在門口。為了不耽誤工作的進度,隔離期對于查健來說同樣也是工作日,半個月后查健又繼續(xù)投入抗疫的工作當中。日復一日直到清明節(jié)之后。
 

 
查健說:“自己也沒想道會被評選為全省優(yōu)秀青年代表,因為安慶是我的家呀!抗疫本身是為了保護自己從小到大生活的城市家園。這份榮譽不僅僅屬于自己,它也屬于參與到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的所有人”。
 

 

媒體支持單位:

中國青年報、新華網安徽頻道、人民數字安徽、安徽青年報、安青網、中國網韻動安徽、安徽生活網、安徽校媒聯盟、安徽新媒體集團、萬家熱線、合肥論壇、合肥日報、合肥新聞綜合廣播、合肥點聚互動營銷策劃有限公司、淮北日報、宿州電視臺、滁州市廣播電視臺、六安交通音樂廣播、宣城市廣播電視臺、安徽啟蒙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皖江論壇、黃山市民網絡有限公司、安徽文藝出版社、安徽省青年書法家協會、安徽皖云傳媒
責任編輯: 一米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