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飛動蔚藍天

  ——記焦村鎮(zhèn)光明行

  

 

  01緣起

  焦村,黃山西南,山腳小鎮(zhèn)。

  2019年9月18日,自合肥名人眼科醫(yī)院而出,接下來是4個小時的車程,目的地是,焦村鎮(zhèn)。載著陳院長領隊的小兒眼科醫(yī)療隊的車,在高速公路和隧道間馳騁而過。車窗外是風景如畫的連綿山巒,綿延如帶的稻田,遠處黑瓦白墻的村落屋舍一片接一片。

  焦村是黃山西大門的游客集散地,徽州之鄉(xiāng)。歷史悠久,清爽的山風帶走了說不完的故事。

  此次光明行,是合肥名人眼科醫(yī)院攜手黃山區(qū)科協(xié)、區(qū)衛(wèi)健委、團區(qū)委、區(qū)婦聯(lián)共同開展的“拯救小小視界”青少年愛眼護眼講座。事實上這也是陳林義教授堅持多年響應支援山區(qū)孩子眼健康需求的號召,進大山送光明的愛心之舉。

  

 

  “光明行”來到焦村中心學校。


  02義診

  下午一點半,開始義診。

  在該校教師、區(qū)科協(xié)的組織下,焦村中心學校的163名孩子分為幾組進行視力檢查和眼睛驗光。教室里,全是孩子,線一樣的隊伍,一直排到教室以外的長廊上。

  

 

  孩子們被擺在眼前的電腦驗光儀等視力檢查設備給吸引過去,總有幾個小腦袋不安分地探左探右。對于這些孩子們來說,雖然在看病時會看到這些儀器,體檢時會看到視力表,但是把這些儀器拿到他們面前,還是會很不一樣。

  一臺電腦驗光儀、一個視力燈箱、一副檢眼鏡、一個插片箱和三張接診臺前,陳林義教授一行醫(yī)護人員,進入了緊張的工作狀態(tài)。

  

 

  

 

  

 

  對陳林義教授來說,記不清這是第多少次到黃山給孩子們檢查眼睛,但是許多困擾著當?shù)睾⒆友劭凭歪t(yī)的問題依然是難題。“家庭貧困、山高路遠,很多孩子的視力健康就耽誤了。有些視力問題原來可以完全避免,但是苦于沒有條件走出大山醫(yī)治。

  山高水遠,卻擋不住情深意切。

  盡管看了這么多孩子,但依然是遠水解不了近渴,一天的義診雖然是杯水車薪,但陳院長堅持:既然已經來到這里,那就能看多少盡量看多少,盡最大能力幫助最多的孩子們。

  

 

  陳院長最不放心的是那些視力不好、有斜弱視的孩子,手寫總結。


  03講座

  義診在有條不紊地進行,排隊的長龍始終不絕。而在另一間的宣教教室里,陳林義教授正在進行科普講座。孩子們面對陌生的臉龐和眼科知識充滿著興趣,聚精會神地聽著講座,一張張充滿對知識渴求的面龐,時而會心一笑,時而發(fā)出驚嘆,他們被臺上的陳林義教授深深折服。

  

 

  因為要面對座下都是一群年齡比較小的學生,陳院長精心準備了講座內容,講座過程中放緩語調和節(jié)奏,從近視形成的原因、眼睛是如何成像的,再到如何預防近視、保護視力用最生活化的語言詳實風趣地給孩子們做了解答。

  ……

  為了素未謀面的臉龐,他們翻山越嶺,橫跨300公里的距離,匯聚一起。這一天,所有的醫(yī)護人員一共接診一到四年級近200位小朋友,同時進行的科普講座,也吸引了近百多名學生。

  

 

  太陽漸落。這輛車開始踏上返程,到達合肥的時候,天已經完全黑了,在黃山距合肥300公里高速上,余暉下的夕陽好像離人很近很近。這次活動叫“光明行”。對陳林義教授帶隊的這一行人來說,他們再清楚不過,光明意味著什么。

  正所謂,白云飛動蔚藍天,共注夕陽光明行。


  專家簡介

  

 

  陳林義

  教授

  主任醫(yī)師

  碩士生導師

  原中國科技大學醫(yī)院院長、眼科主任,中國科技大學兒童弱視、斜視研究治療中心主任,全國兒童眼科專家,全國兒童弱視、斜視、小兒眼科學會委員,安徽省近視眼防治研究會會長,原安徽省眼科學會常務委員、安徽省兒童弱視、斜視、小兒眼科學組組長,安徽省激光醫(yī)學會副主任委員,安徽省醫(yī)療事故鑒定專家?guī)鞂<,《實用防盲技術》雜志編委,(中國斜視與小兒眼科)雜志編委,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從事眼科臨床工作40余年,擅長小兒眼科、兒童弱視、斜視及青少年近視防治的診療。曾多次榮獲中國科學院、安徽省、中科大等授予的榮譽稱號,2010年榮獲中華眼科學會獎。
 

責任編輯: a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