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了,黃艷身上還穿著結婚時置辦的衣裳,已經(jīng)磨得看不出花色模樣。重病的丈夫和患病的婆婆要靠她養(yǎng)活。

 

這一天,有村民家里辦白事,黃艷去幫忙賺點散錢,因為活有點多耽擱了時間,臨近黃昏時分,黃艷正急急忙忙往家里趕,夜色越來越濃。“他們肯定等著急了,還好今天有點收獲,能吃上飽飯了。”

 

黃艷背上挑著一個籮筐,籮筐有她半個人高,里面裝著土豆、玉米,還有兩個雞蛋。一路泥濘,好幾次差點摔跤,但她腳步未曾停,很快,瘦小的身影隱入暮色。

 

對黃艷而言,這樣的日子只是尋常。這些年里,她就是這樣靠著自己單薄的肩膀撐起整個家。

 

 1_副本.jpg

 

黃艷在恒大援建的蔬菜育苗中心干活

 

 

大山女兒嫁回烏蒙

 

黃艷出生在大方縣東關鄉(xiāng)金坪村,自幼在烏蒙深山里長大。由于家境貧寒,上完小學的黃艷四處干點零活幫補家計,后來離家到貴陽打工。

 

打工期間,黃艷認識老鄉(xiāng)陳國勇,2007年喜結連理;楹,黃艷隨丈夫回到了大方縣六龍鎮(zhèn)大梁子村后寨組。

 

黃艷一家住在破爛不堪、透風漏雨的老瓦房里,還有60多歲的婆婆同住。

 

日子很艱難,光是吃飯用水就是個大問題。黃艷兩口子每天都要到離家很遠的地方挑水,干旱季節(jié)半夜就要去等水,要是去晚了,一滴水也挑不到。后來政府為村里修了水窖,他們用水才有了著落。

 

所幸夫妻二人都是勤快之人,丈夫陳國勇扛起家里重擔,黃艷是丈夫的好幫手,婆婆幫忙喂年豬、做飯,小日子雖緊巴,但也算有盼頭,夫妻倆盤算著存點錢修新房子。

 

 

屋漏偏逢連夜雨

 

誰料厄運突然降臨。

 

2009,陳國勇被查出患有腰椎間盤突出,黃艷帶著丈夫四處求醫(yī),花光了積蓄。村里出資幫忙建了新房子,黃艷家才總算有了個真正遮風避雨的地方。

 

噩耗接踵而至。2014,婆婆又患上疾病。一夜間,她成了這個家的頂梁柱。

 

平日里,她照料丈夫和婆婆,種地維持生計,家中食糧也只是自己種的玉米、大豆、土豆等農(nóng)作物。

 

“有天中午我去她家,一家人正在吃午飯,我看見她老公和婆婆碗里裝的是雞蛋湯,而她碗里是土豆湯。她說自己不喜歡喝蛋湯。其實雞蛋是給老公和婆婆補充營養(yǎng)的。”村支書黃會言語間透著心酸。

 

身邊一撥又一撥人出去打工掙錢了,黃艷好幾次都有走的沖動。

 

但她知道自己不能走,走了,家就垮了。“我家這個樣子,她不離不棄,還想方設法讓家人過上好日子,真是苦了她了。”陳國勇說話時滿是歉疚。

 

 9_副本.jpg

鄰居都愛到黃艷家做客

 

 

“辣妹子”苦盡甘來

 

201512,恒大集團結對幫扶大方縣。脫貧攻堅,關鍵要有產(chǎn)業(yè)。在幫扶大方縣過程中,恒大集團結合當?shù)貙嶋H,發(fā)展蔬菜、肉牛、中藥材和經(jīng)果林等特色產(chǎn)業(yè)。

 

并引進上下游龍頭企業(yè),實現(xiàn)“供、產(chǎn)、銷”一體化經(jīng)營,幫助貧困人口就地脫貧。黃艷一家是產(chǎn)業(yè)扶貧對象之一。

 

2016年初,恒大集團在大梁子村建起了蔬菜育苗中心。村里專門成立了宏宇種植養(yǎng)殖專業(yè)合作社,牽頭帶領村民發(fā)展產(chǎn)業(yè),黃艷在合作社務工,每天能得70元務工費。

 

恒大集團培訓大方縣10萬農(nóng)民,教授實用技術,黃艷積極參與。全面了解現(xiàn)代化的耕作模式后,她決定跟著合作社種辣椒,“以前我們也種,但是怕賣不掉不敢種多,F(xiàn)在合作社負責銷路,不怕賣不出,只怕種不出。”

 

很快,黃艷就有了收獲,“去年種辣椒3,收入1.3萬多元。以前種玉米,一畝地最多才1000元收入,除去化肥錢和工錢更是所剩無幾。現(xiàn)在種辣椒也是用50來天,但收入是種玉米的四五倍。”

 

因為種辣椒有一手,大家都稱呼她“辣妹子”。平日里,黃艷也常常和村民們講述自家種植辣椒的經(jīng)歷。“因為是身邊真實的事情,大家都相信,都愿意種辣椒。”村民蘇勤說。

 

3_副本.jpg

 

正在準備新房的夫妻倆

 

 

在黃艷的帶動下,大梁子種植辣椒的村民越來越多。目前,僅精準扶貧戶就有2972人參與入股合作社種植辣椒,除了務工收入,待到收成時還有分紅。

 

“今年我要把家里5畝地全部種辣椒,還要帶著鄉(xiāng)親們跟著合作社一起干,一起發(fā)家致富。”黃艷眼里閃著光。

 

責任編輯: a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