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一場春雨后,四月悄然而至,仲春時節(jié)繁花盛開,百盛購物中心也是一片春日融融的景象。4月5日下午,一場非遺技藝展,在百盛購物中心1F順利開展。
非遺手作集,喚醒徽州記憶 非遺是一座城市的文脈,更是一座城市獨有的符號,它們穿越時空,記錄著時代的變遷。六位來自于安徽各地的非遺傳承人一齊出現(xiàn)在逍遙游·百盛櫻花購物節(jié)——非遺展示活動現(xiàn)場。捏面人、書法、糖畫、徽州剪紙、編珠和廬州蛋雕六種非物質文化技藝,開展一場文化與現(xiàn)實的碰撞。 剪紙技藝傳承人 大席老師,用一把剪刀,幾張彩紙,折疊幾下,剪上數(shù)刀,不一會有模有樣的剪紙畫就展現(xiàn)在大家眼前。 小孩圍成一團,眨著大眼睛好奇無比,原來是在看糖畫技藝傳承人殷三川老師畫糖畫。一把長勺運腕自如,隨著縷縷糖絲的飄灑,一個個生肖動物便栩栩如生,孩子們嘰嘰喳喳爭先恐后地選著心儀的糖人。 “人名能作詩,出口成詩,簡直是太神奇了!”現(xiàn)場參觀的顧客們說道。湊近看是中國書畫藝術傳承人李現(xiàn)清老師正在創(chuàng)作。報出姓名,不一會一首詩詞如行云流水般躍然紙上。 捏面人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傳承人谷成平老師技藝嫻熟,根據(jù)所需隨手取材,在手中幾經(jīng)捏、搓、揉、掀,用小竹刀靈巧地點、切、刻、劃。老虎、龍貓、兔子、小豬...一個個生動形象的捏面人呈現(xiàn)在眼前。 來到編珠非物質文化藝術傳承人汪素梅老師的編珠展示區(qū),一個個五彩斑斕的珠子組成了各式各樣的物件。更有參觀的顧客親自請教,希望在老師的指導下自己也能完成一個編珠小掛件。 孩子們說這是有圖案的“蛋殼”,其實這是廬州蛋雕。在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廬州蛋雕”傳承人郭迎年老師的雕刻下,一顆顆“蛋殼”上面的畫栩栩如生。感興趣的小朋友們也紛紛參與其中。 百盛非遺展,傳承非遺文化 活動現(xiàn)場,六位非遺傳承老師依次向現(xiàn)場的朋友們介紹并展示了非遺技藝,這不僅是一次對非遺文化的傳播,更是老師們對非遺技藝傳承播撒希望的種子,通過非遺技藝的展示,讓更多年輕人了解、喜愛和學習非遺技藝,并不斷將之發(fā)揚光大。 一場「百盛非遺之旅」我們能看到的是非遺技藝在指尖的傳承,其中互動體驗不僅讓非遺文化走進大眾視野,也讓非遺文化在推廣傳承中“活”了起來。 雖然百盛購物中心非遺展示已告一段落,但【逍遙游·百盛櫻花購物節(jié)】活動仍在火熱進行中。4月17日,一場古風華服秀也即將與大家見面,十里櫻落,共赴春宴,快約上三五好友來百盛購物中心邂逅春日美好! 責任編輯:七七
|
安徽生活網(wǎng)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安徽生活網(wǎng)”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安徽生活網(wǎng),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
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
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安徽生活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wǎng)注明 “來源:XXX(非安徽生活網(wǎng))”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551-5666225 郵箱:hftogo@hftogo.com